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

盛世与迷局:物联网热潮下家电行业路在何方?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8-03-29 09:49 人阅读
2014年当谷歌收购恒温器公司Nest之时,无论是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家居企业,均开启了关于智能家居的疯狂暴走模式。巨头的动作,往往是行业风向标,智能家居随即成为当红“炸子鸡”。ABI Research此前的预测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2018年就会达到700亿美元,2021年更是会突破千亿美元。仅中国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00亿美元,未来两年年复合增速超过50%。 巨大的市场机遇,让这个黄金赛道挤满了越来越多的选手,互联网企业、传统家电企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巨头,纷纷将目光汇聚于此。然而,一番喧嚣之下也难免行业尴尬——如何实现智慧家庭市场商业化的最终突破成为横亘在每个参与者面前的难题。 AWE影射的,家电企业仍在搭建“盆景” 从本月初召开的AWE2018上或可见一斑。 在这个能与德国IFA、美国CES比肩的家电及电子消费博览会上,林林总总的所谓家电“黑科技”、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创新应用解决方案似乎在刷新着参观者的体验和认知,但倘若深究,打鸡血突进的智能家电们目前依然跳不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怪圈。 1、多数仅停留于硬件智能化的粗浅阶段 很多一个面向消费品市场的智能单品,虽然打出了智能的旗号,但却在做千篇一律的简单工作——利用无线网络或蓝牙将其与手机连接,实现手机App控制。 可以联网以及跟手机进行交互就被冠以“智能化”,这种形式过于生搬硬套,因为其并没有针对用户真实生活的场景需求作出解决方案。 2、“支离破碎”的硬件矩阵。 大多数厂商的展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硬件,试图以产品矩阵的形式进击智能家居市场。比如路由器、摄像头、智能门锁等单品看似有很大关联性,希望以此合力破局智慧家庭场景中的安防痛点。 但背后单品的最大弊端在于单连接,只能解决同品牌下人和单一的设备连接问题。跨品牌之后问题愈加明显:A品牌的电视、B品牌的冰箱、C品牌的音箱……所谓的互通互联在此成为了伪命题。看似壮观的硬件矩阵依旧是“支离破碎”。 3、究竟是人控制设备还是设备服务人? 一项优秀的技术一定是可以服务懒人的,如果是人在主动操作就不是好的智能,设备主动起来才行。我们看下如今多少智能家居的应用操作流程——以空气净化器为例,当用户发现空气不佳的时候,需要先测一下pm2.5的值,然后去关上智能门窗,再打开智能净化器…… 如果每天起床后,需要摸出手机打开不同的App,而后用每个App去逐一操控对应的不同电器,那么所谓的“智能”生活反而更繁琐了,这更应该被称为“智障”生活。 诸上种种,AWE折射的一角只是从侧面反映了现在所谓的智能家居,只是很多家电企业搭建的“盆景”,可观赏然而却并不实用。并且围绕硬件为核心,相关衍生的生态服务并不健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家庭场景。 物联网时代本该激发的更大潜能 更遗憾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一些传统家电企业在智能家居来临的时代,锐意改革,实现营收与市值双增长。但更多的传统家电企业则固步自封,不进行自我革命。最终,沦为了历史的看客。 以AWE展会上的智能洗衣机产品举例。很多家电厂商出售的依旧是洗衣机产品。而从用户的角度看,其更想购买单品背后的更多服务,诸如一整套衣物洗护方案;再比如智能冰箱。可以衍生的用户服务或许是:未来的冰箱,不仅能够通过数据看见里面食物的每一次“呼吸”。甚至能为用户随时监控汇报食物状况,还能通过物联网的链接直达网购商城,用户可以随时下单,便捷又省力。 换个角度讲,用户其实最终需要的是家居生活场景中健康的食物、纯净的水、新鲜的空气、舒适安全的环境……相对于硬件而言,硬件背后的服务所占权重应该更多一些。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加持、AI赋能,加之5G通讯的催化,整个传统产业在不经意间均呈现了颠覆式变革。 一款基于LBS、物联网等技术的APP代替传统中介后,通过定位、挖掘、匹配,无疑有效地降低了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预约司机达到用户坐标地往往仅需不到10分钟时间。物联网时代下如今滴滴市值将超1200亿美金,成为继BAT之后新崛起的中国“TMD小生”,重要的是其彻底颠覆了用户的出行习惯。 类似的思路能在很多产品上呈现,美团等外卖平台、天猫京东等网购平台对于用户饮食习惯、购物习惯的重新打碎与重构无不如此。 抽丝剥茧,这其中的精髓便是——这些行业颠覆者均是在顺势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趋势,并以软+硬,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为用户终极服务的目标。 而反观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其最大的诟病正在于此——整个家电市场没有激发出物联网时代应有的潜能,原本应有的一系列生态级服务并没有衍生。换句话而言,大多所谓智能家居无非是在原来传统家电前面加个智能: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热水器的称谓等,除却围绕软硬件升级外并无力能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化体验的智能家居。 服务不到位,依旧是单纯的“卖货思维”。那么期待中的用户习惯的颠覆必然也由此成为幻影。 合纵连横,以生态级服务重构智慧家庭 早在谷歌收购Nest之后,很多用户关于智能家居的美好联动场景也曾随之浮现:当用户醒来时,让Jawbone UP24手环通知Nest恒温器调节家里的温度;或者,当Nest火灾报警器监测到烟雾或者二氧化碳有增加时,让LIFX闪烁红灯,总之,一系列家电产生像很多科幻电影中描绘出的联动反应…… 上述这些合纵连横却井井有条的服务场景,也最终指向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目前家电企业智慧家庭亟待一场生态建设,在此之前也需要平台载体的搭建。这其中蕴含了这几个需要思忖的问题: 第一,平台建设的意义究竟在哪儿? 从前文列举的几款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流行趋势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天猫、滴滴、美团的颠覆前提正是源于各自搭建了一个平台,从而将相关服务整合。照此类推,智慧家庭最终的走向也应该不止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个共享平台,做到互联互通互动后,能真正实现设备互联,场景互动、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生活解决方案。 而连接到智慧家庭平台上的每一项智能家电,所呈现的作用不仅仅是其使用功能,而更应该体现出智能所带来的人性化、智能化体验。 再者,谁或成为充分话语权的平台? 智慧家庭的构建,涉及到从底层联网技术、平台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智能服务等一系列繁琐技术,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同时具有如此庞大的资源,目前的方向一定是产业链上下的伙伴相互协作,共同构建智能家居这座看似梦幻般的“摩天大厦”。 纵观中国市场不难发现这一点,既有海尔、长虹、创维等家电巨头致力于专注智能家居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厂家;也不乏BATJ等在IT、AI、云计算等技术层面能助力“客厅经济”的互联网巨头;当然也有创新力爆棚、专注硬件单品的创业团队。 目前来看,家电巨头作为平台的吸引力更多些,本身涉及到白电、厨电、小家电等多个产业,这使得它们能够提供足够的终端产品,来服务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场景。不过,从今年互联网企业与家电厂商的不断“姻缘”动作看,最有“话语权”的平台将取决于“强强联合”后综合实力的高低。 最后,生态战背后,一场共赢。 在这场重量级的智慧家庭生态战中,每一股参与力量的价值都不可忽略,平台也必须平衡好各方利益。 例如,传统家电巨头可借助BAT技术层面的优势,从而提升产品并优化用户体验。而互联网公司持续加码智能家居领域,可以突破硬件入口并让技术落地。初创团队更是可以借入驻平台后获取更多的资源。无论如何,共同价值利益的驱动下,必将使得共赢成为趋势所在。 所以接下来,入局智慧家庭的各方力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生态服务的构建,而不仅仅是像如今将大多功力用于或围绕硬件单品,或围绕软件更迭的初级层面上。物联网→数据产生→数据挖掘与分析→新规则下的新商业模式→用户层面的生态服务。这才是一个实现真正意义上智慧家庭场景路上的一系列步骤与艰巨任务。当然,这也将是产业迈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