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其他

蓝光25年:倾注教育 开创“全民公益平台”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5-12-11 08:16 人阅读
大多数时候,公益已经异化为中国经济社会某种偶得的光环。当今社会上下考量一个经济实体是否履行好“企业公民”使命,其标准已经上升到它们是否拥有并付出“专注的投入、细分的理念、创新的精神”三大要素,以此评判企业公益作为与否的真正标准。 蓝光25年:倾注教育 开创“全民公益平台”(图1) 揭牌仪式 2015年12月9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雅安举行“蓝天下的希望——2015蓝光再向芦山公益行暨蓝光思延中学揭幕典礼”。历时两年建设,蓝光发展向2013年雅安芦山4·20地震捐款2000万元灾后重建项目蓝光思延中学、蓝光凤禾中心校顺利落成。 当日上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统战部部长崔保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参观、调研了蓝光思延中学;下午,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等领导出席了在该校举行的揭牌仪式。他们对蓝光集团在慈善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雅安人民和经济社会蒙受巨大损失。蓝光发展在听闻灾讯的第一时间,立即启动公益捐赠机制,当即决定向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捐款2000万元建设两所公益学校。 初期:公益是一种仁爱的触动 “蓝光发展始终奉行‘慈生我心,善行天下’的公益理念。简单说来,就是用心做公益,为此我们在公益项目上坚持亲力亲为,用心做实事的工作风格,把每一分善款用好,用到位。”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在落成仪式上讲道。 因此,两所公益学校的建设,杨铿坚持从规划、设计、建造、监管等全程由蓝光集团一手负责。他亲自安排公司内部对此进行策划、设计、竞标。“作为全国房地产品牌价值前十一强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蓝光拥有国家一级建造资质,在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四个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最高奖项‘詹天佑奖’,工程建造是我们的强项和看家本领,我们完全有能力为‘希望工程’建造两所坚固、安全的样板性、标杆性学校。”杨铿说。他还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全部费用必须对外公示。根据公示结果,在两所学校建造过程中,2000万元善款还结余近100万元,但蓝光并没有考虑收回余款,而是履行总额承诺,坚持“善款尽用”原则,把所剩款项定向用于捐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再建设。 蓝光25年:倾注教育 开创“全民公益平台”(图2) 蓝光思延中学校长陈永 25年来,蓝光发展就一直秉持这种低调、务实的公益理念,坚决不请明星,不炒作,不营销的公益准则。虽然低调,但蓝光发展行进在公益事业方向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止。几乎各种灾害现场都能看到蓝光的身影,至今已累计为各项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超2亿多元人民币。 据蓝光助学基金会理事长王晓丽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蓝光刚刚成立之时(蓝光成立于1990年),虽然当时企业自身还很幼小,但就为成都市贫困县金堂县投资1500万元修建扶贫工程金洲商厦(危房改造)。在蓝光已经工作十余年的王晓丽坦言,她已经记不清具体年份了,因为公司没有想过要为了宣传而记录在案。 同期,蓝光还给金堂县贫困村捐资用于修建打沙船,解决当地生产就业问题;1996年又为金堂县捐资救治大骨节病患者;2001年蓝光捐建甘孜州康定县藏文中学;为四川巴中老区捐资兴建乡村小学5所;为仪陇县革命老区捐助3所小学;并连续多年每年几百万元现金捐助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和团省委合作关爱留守儿童,3年兴建100所爱心书屋;为汶川地震捐款现金2700多万元,修建学校十余所;为玉树地震捐款1000万元,在当地修建藏文小学、中学;并为白玉县藏区贫困学校捐款;资助西南财大、川大贫困大学生,捐赠图书馆等。 王晓丽说,“这充分反映了蓝光在公益事业上的原始基调——真诚、务实、充分,亲力亲为、有难必帮。” 成长:公益要托起树人的希望 随后蓝光把公益对象逐渐聚焦到青少年教育领域。2007年,捐款启动“希望工程·牵手乡村教师”公益活动,在全省范围内评选50名优秀乡村教师并以资奖励;蓝光还在“关爱留守学生爱心联盟”成立仪式上捐资关注留守儿童;在甘孜州白玉县捐资援建希望学校;在西南财经大学设立“西南财大蓝光讲座教授基金”;2013年,蓝光发起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资助奖励全川优秀乡村教师代表;2014年定向捐赠给成都市教育基金会,用于乡村班主任教师培训;并长期资助西南财大、川大贫困大学生,捐赠图书馆等。 “我们已经把慈善作为一种常态固定下来。蓝光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助学基金和公益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其中,‘蓝光助学基金’是中国房地产界获得官方认可的仅有的两家助学基金之一。我们以此两大公益实体为主要支撑,设置了一系列具体的公益内容,以爱心书屋、关爱留守儿童、蓝光志愿者在线公开课、乡村教师培训计划、重大节点捐赠学校等公益项目全面覆盖助学、赈灾、扶贫、助孤等多个公益领域。”杨铿说,“因为,与单纯的捐款相比,我们一直坚信,留住老师就能留住学生,开发式扶贫,更多的以捐赠学校、培训老师、资助上学等形式,尽力让适龄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才是孩子们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们决定出资培训乡村教师,提高贫困地区的师资水平和力量,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将成为蓝光公益事业的一项长期项目。” 本着同样的思维,另一个长期公益项目——爱心书屋应运而生。它起源于2010年,蓝光捐资开启爱心书屋系列活动。三年时间,他们已经在全国设立100座爱心书屋。 未来:构建“全民公益平台” 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 在两所公益学校落成现场,杨铿还宣布了蓝光第三项长期公益项目——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正式启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公民拥有参与慈善的热情。他们或家里有很多书籍、衣服刚好无处存放;或以前迫于没有常规便利的公益渠道。”蓝光助学基金理事长王晓丽介绍说,蓝光就此构想,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全民公益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出捐书、捐衣倡议后,和蓝光有关的数千名公司员工、数万名合作伙伴、数十万名业主纷纷响应,在蓝光位于全国各地的上百座社区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捐赠热潮。 蓝光25年:倾注教育 开创“全民公益平台”(图3) 学校向蓝光助学基金会赠送锦旗 据介绍,“蓝光全民公益平台”这一大胆的构想,将以蓝光助学基金和蓝光公益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为主要支撑,以“互联网+”互动矩阵作为平台技术支撑,通过变革公益组织形态和运营模式,将单方面点对点的爱心施予、物质捐赠升级为全民可参与、可持续、贯穿线上和线下的的“全民公益平台”。在线下,通过号召蓝光集团内部员工、蓝光业主、社会公众、合作伙伴等加入平台,实现真正的基金化,最终实现全民公益;在线上,则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站、H5等新媒体技术和手段,构成公益平台的O2O闭环。 “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正式运行后,拟在全国范围内用3年时间培训100位乡村教师,在5年内再搭建100个爱心书屋、举办100堂在线公开课、关爱1000人次留守儿童和在20所学校开展重大节日捐赠活动等形成5大长期公益线索,全面巩固助学、赈灾、扶贫、助孤等多个公益领域。 “未来蓝光集团会扩大这一全民公益平台的效力,比如借助目前新兴的微信平台,通过公众号想蓝光的业主、合作伙伴、社会公众开展‘线上募捐书籍’等活动,既为业主提供公益文化生活,又能把公益事业全面化、平台化、常态化。”杨铿表示,“这是一种新型公益形式,为那些渴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条路径,既帮助普通居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又带领他们投身公益事业,扩大公益成果。这种公益形式也便于实现常态化、生活化,绝非仅是灾难发生时,才有公益。最终,蓝光的目标是,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让公益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