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夏管理学院 一所绝对“不一样”的免费大学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5-05-07 03:23人阅读
现在的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前身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于2009年被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姜岚昕收购,并从2011年转型为中国首所免费大学。
免费办学的动力
纯免费办学校的计划一经启动,就造成了当时公司里很多人的反对。很多人问姜岚昕,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办一个不收钱的大学?这不是赔本儿还赚非议吗?姜岚昕的回答很简单:“我的过去就是我的动力,我的经历就是我的动力!”他始终相信,生命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设定了赚钱的目标,而是找到了一生值得践行的使命。
时光回溯,姜岚昕也曾像现在免费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一样,有着贫寒的家庭背景和对出人头地的渴望,他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都是向邻居、自家亲戚们借来的。是读书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现在,他希望能用教育帮助那些与他背景相似的青年,让他们和自己一样“脱贫”。
免费大学的“秘密”
办学校毕竟是一个长期投资的事业,不以收取学费来经营学校,那如何让这所免费大学生存下去呢?姜岚昕有他自己的想法:第一是采用岗位定制的方法。姜岚昕不收学生的钱,而是让企业进行赞助,学校负责给企业培养适合的人才;第二是爱心捐助。为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捐款来资助他们完成上学的梦想。“不光是我本人热衷于帮助他人,还有很多社会人士和企业家给学生们进行了捐助,我只是一个引发者,为爱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多。”第三就是采用创业帮扶的模式。姜岚昕通过做一个经济园区,免费给一些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通过占一定的股份来支持他们。
姜岚昕说,在北京华夏管理学院这所免费大学里,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大爱”的人。因为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办学校的,所以他希望把他的精神也传达给他的学生们,希望他们也都有一颗“大爱”的心。他在学校设立了“大爱堂书苑”,开办各种讲座和活动,通过这些来传达“大爱”精神。 “你知道吗?这所学校带给我的,远远多于我付出的。”在姜岚昕的眼中,这所“免费大学”成立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学生们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们知道这个社会有无条件的爱,他们在毕业后也无条件的将这种“大爱”传递给身边的人,传递给这个社会,凝结人们的心灵,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免费大学的特别之处
每次采访姜岚昕,不管话题聊到哪儿,他都会提到免费大学,热情地希望记者能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我们的学校真的不一样!”经过“多方探查”,记者发现,这所“不一样”的免费大学,的确很特别。
1.“早睡早起的读经典”。全校师生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读书——在全中国“独一份儿”。
2.“晨思暮醒写日记”。起床之后,每个人要思考这一天该怎么度过,然后写下来;到下午的时候,回想一下这一天过得怎么样,自己给自己打分数;到了晚上把这些都写下来,做一个小结,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反省能力和写作能力。
3.“孝亲尊师做义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加入社团,每个学生要在学校做一百个小时的义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 “1号吃饭我负责”。每月1号全校师生的饭菜都是由姜岚昕校长负责全部费用。但要学生自己去买菜、做菜、刷碗、擦地,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