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

CES编辑手记:当创新变成了一种枷锁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5-01-07 09:25 人阅读
CES编辑手记:当创新变成了枷锁
CES编辑手记:当创新变成了枷锁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如果要成为一家优秀的IT厂商,那么最为需要做到的自然就是“创新”二字。 早在2007年苹果就为所有的IT厂商做出了典范,其推出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就是在“创新”上做的非常优秀,也让其他厂商争相模仿。在随后的几年中,有数以千计的IT厂商也不断向消费者强调自己的创新理念,以“互联网”、“智能”两大元素为基础创新了很多新的产品,似乎不“创新”的产品都不能被叫做新品,而这些新品通常都会通过CES这个国际大舞台来展现,同时“创新”也给现在的大小IT厂商附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从最近几年国内的展会以及各大厂商的发布会开始,逐渐让我们有了“创新力不够”的感觉,换种说法就是这些创新并不够吸引人。回想起当年第一代iPhone手机,其不但足够新颖,而且拥有非常优秀的用户体验,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功能和用途,甚至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不过更多的厂商似乎只单纯的看到了“创新”这两个文字,而忽略了用户实际体验与实际使用价值,这样的产品自然不会吸引消费者,同时也会给人“创新乏力”的感觉。 最近几年的CES展会都会给我们带来创新乏力的感觉,今年的CES也同样如此。其实细看很多产品都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加入智能化的芯片和操作软件后,穿上一款轮滑鞋可以更快的赶上公交车。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但再仔细一想,这种产品实用价值比较有限的。既然拥有更多想象空间的小厂商都是如此,那么作为被很多条条框框所束缚的IT巨头们则更加创新乏力了。 过去这些厂商最为自豪的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如CPU的主频从最初不到200MHz逐渐提升到了3.6GHz,GPU的图形计算能力一直在飞速增长。不过如今已经进入了“性能过剩”时代,即大多数消费者之前所使用的产品性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性能只是增加无畏的成本而已,因此为了销售更多的新品,厂商们不得不选择所谓的“创新”这条路。 不过颠覆性的事物并不会每天都会出现,消费者的期望越高,对这些厂商所推出的新品失望也会越大,这就是今年CES展会上各个巨头们所面对的尴尬场面。 在昨天的Press Day,三星、华硕、LG、高通、NVIDIA等厂商都召开了各自的新品发布会,尽管关注的媒体数量非常多,但记者们走出发布会房间后纷纷讨论的主题基本是:产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给力,甚至用“平淡”这个词来形容,这也意味着这些厂商所作出的“创新”大家并不买账。 这样的“创新”,制造商会觉得非常满足和自豪,但是对于用户而言除了多花钱之外似乎没有更大的意义。其本质就是这些创新的实用性相对较低,无法真正打动用户。此外,在“创新”的枷锁下,各个厂商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也变得更加严重。 今年CES上,大大小小有数不清的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出现,如手环、手表等等,其原理就是加入感应芯片,通过APP程序与手机连接,将身体的各项数据记录并统计下来传输到手机中,同时可以通过SNS软件进行分享,基本上90%以上的可穿戴式设备都可以复制这种介绍的模式。这就说明了“创新”的同质化,也会让人们觉得创新力度不够,毕竟一家厂商推出叫“创新”,一百家厂商都推出时就有抄袭的嫌疑了。这与之前厂商一窝蜂做MP4播放器、上网本、平板电脑现象非常相似。 当然创新力度不够不仅仅是大多数IT厂商所面对的问题,即使是向来以创新为卖点的苹果也是如此。尽管每一代iPhone手机都是热卖机型,但自从iPhone 4推出,随后的4S、5、5S和6及6+都不能带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第一代iPad在给大家带来无限惊喜之后,随后推出的各代机型也是常规性的升级,并没有太多的改变,iPad销量的下滑也证明了这一点。于是现在的厂商都将目光投向了汽车领域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实“创新”并不需要每天都要有,如果能够基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逐渐进行微创新,消费者就会感到满足。因此创新并不应该成为所有IT厂商的枷锁,而是一种动力,如果真正以改善用户需求为目的进行创新或微创新,那么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但愿明年CES可以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