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手机

国产手机扎堆推独立子品牌:双品牌战略能成为破局之匙?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9-02-22 13:00 人阅读
【非常在线 文/吴海艳】手机厂商刷存在感是不分时间的。正可谓新年新气象,刚刚从农历新年的小长假中回归到工作岗位,手机厂商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搞事情,首当其冲的是蓝绿厂之一的vivo。 2月12日,vivo通过其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对外宣布,将推出旗下子品牌iQOO。不过,对于这一全新子品牌的定位,外界却知之甚少,直到近日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按照vivo副总裁冯宇飞对媒体的介绍,iQOO是用于补足vivo在互联网人群服务方面的缺失,未来将定位于追求产品极致的互联网人群。

saoL4q9alGNJIVBgQRRbKn7UvqKCqEHj4IcxJb5clk7GA1540451323000compressflag

事实上,不止vivo一家手机厂商,在此之前,小米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不同的是,小米是将已有产品序列红米手机独立出去,成立了独立品牌红米Redmi。独立运营后,红米Redmi将专注电商市场,继续致力于打造极致性价比、超高品质的国民手机。 还不止于此,除了vivo和小米两家手机厂商之外,华为、魅族、OPPO等手机厂商也都有类似的经历。那么,手机厂商为何都热衷于推出子品牌?扎堆出现的子品牌手机到底能带来多少商机? 国内市场低迷亟待变革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大环境来说起。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因为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及汇率变化,导致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用户 换机周期延长,导致用户购机欲望降低,以至于整个国内市场显得十分的不景气。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中国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2018年全年,中国智能机市场容量3.98亿台,同比下降10.5%。而在刚刚过去的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衰减态势依旧严峻,市场容量为1.03亿台,同比下降10%。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GfK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量价双降”的局面;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8%,销售额同比下滑9%。 国内手机市场日趋饱和,产品创新难度日益加大,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厂商只能谋变。那么,如何“变”就成为摆在手机手机厂商面前的第一难题。很显然,很多厂商都将思路聚焦在了目前发展最好的华为身上。 2013年,荣耀脱胎于华为的,正式在互联网渠道上挑战小米。而现在,经历了多年沉淀的荣耀手机,已发展成为可以和华为并驾齐驱的独立品牌。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当中,荣耀为华为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可以说,华为之所以能常年占据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子,荣耀手机的产品助力功不可没,贡献了绝对的力量。 有了华为的前车之辙,后来者模仿起来自然是有模有样。可以说,手机厂商推出子品牌是迫于市场做出的完全之策,同时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双品牌战略的打发确实可以带来不少的好处。 手机厂商纷纷推独立子品牌协同作战 正可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对于推独立子品牌一事,或许也可以从这句话中解读出几分。 其一是,迎合渠道需求。对于大多数厂商而言,原有品牌虽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发展,但也正是因为固有模式的形成而无法更好的迎合市场和时代的需要。这个时候如果推出全新独立子品牌的话,那么则可以通过全新的产品定位来迎合渠道所需。例如vivo推出的定位于电商的独立子品牌iQOO,可以用来对抗小米、荣耀等互联网手机,弥补线下渠道的不足。 其二是,填补原有品牌的市场空缺。一般而言,手机厂商推出的独立子品牌大都具有极强的战略针对性,而且在市场定位上都极大的区分于原有品牌。例如魅族和魅蓝,再例如小米和红米。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无论是全新推出的独立子品牌或者是独立出去的子品牌,都可以与原有品牌形成组合拳,依靠不同品牌定位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三是,从不同角度加码新市场。全新推出的独立子品牌,在产品定位、功能甚至是定价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手机厂商推出独立子品牌,可以利用子品牌的全新形象来辅助母品牌,抢占特定领域或其他对手的市场份额,强化产品发展策略。 前途未卜!与母品牌唇齿相依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而且还有这么多的成功案例,手机厂商自然愿意放手一搏。那么,子品牌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大的市场份额?主品牌+子品牌”的策略,究竟能不能成为接下来手机行业竞争的一大趋势?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019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子品牌,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掘市场潜力,打破沉寂的市场格局。然而经历了过去一年时间的发展,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市场,不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品牌集中度也进一步上升,想要取得更大发展可以说是难之又难。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加码双品牌战略,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同时也对企业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手机厂商不能很好地掌控双品牌的设计、研发、市场推广等资源投入,很有可能会因此将自己拖入到双线作战的泥沼。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

相关文章